top of page

動物神友會
動物神信仰源自先民對自然界有著崇敬中帶著畏懼,並崇尚自然界無形的神靈而來, 藉由傳說故事或先民的圖騰崇拜賦予神格化,產生神界的動物生態。
馬祖地區的動物神信仰多元,其中以蛙神一鐵甲元帥最為人熟知。本單元介紹馬祖當地居民,及1970年代鄉民移居到臺灣所祭祀的動物神,認識其信仰源由。

01
動物成神
《西遊記》意象
「齊天大聖」最早原型來自閩越猴神的崇拜,後經中國古典小說《西遊記》更為熟知其人物,其馬祖祭祀來源為原鄉分香而來。「 天蓬元帥」為道教護法神、北極四聖之一,小說中被塑造受玉皇大帝處罰,被貶下凡投胎成豬八戒的模樣,馬祖因拾獲漂流神像而祭祀。
▓ 猴
▓ 豬八戒
傳說及敬畏
鳥神是中國北方的動物神傳說,與農耕生活有密切關係。祭狐是因爲人們畏狐,覺得狐狸是介於人鬼與仙妖之間,但相似妖的動物;莒光地區在中秋節晚上會舉辦打野狐的習俗,透過火焰驅逐、驚嚇狐仙,祈求村境平安。
▓ 鳥
▓ 狐狸貓(馬祖話,為貓變成的狐狸精)

圖騰崇拜
圖騰最初始僅以自然物來加強識別作用,後來氏族逐漸對標識物產生感情,並進一步神聖化為氏族的祖先,於是衍生一套傳說或神話,來凝聚族群間集體意識。馬祖地區的圖騰信仰來源自閩越人,將蛇當成祖先、青蛙為稻田保護神,加以崇拜。
▓ 蛇
▓ 青蛙
被收服與馴化
老虎從兇猛的野獸,被媽祖、土地公、保生大帝等神衹降服後成為神明的腳力、坐騎或部將,因此多陳設廟宇的案桌下,具有驅邪、驅逐瘟疫、孩童守護神等職能。


《西遊記》意象
傳說及敬畏
圖騰崇拜
被收服與馴化

02
神明的動物夥伴
動物是人們的好夥伴,擔任陪伴、照護、療癒等不同角色,連神明也不例外!動物成為神明夥伴與成神過程、任務協助者或傳說有緊密關係,信眾賦予動物擔任神明的座騎、隨從或合作者,因此從名稱、神像臉上圖案或座位旁都可見各式動物身影,或擬人化為一尊神像。

神明的動物夥伴
bottom of page